第0745章:先灭韩(2 / 3)

但是,荆轲刺秦,惹怒了秦王。

秦王遂决定:两线作战!

一方面,秦增兵攻燕;另一方面,秦又派王贲攻楚。

燕国无力抵抗,燕王喜率残部逃到了辽东郡,杀太子丹,求和。

燕、代残余,不足为虑,秦暂时放过,准备集中精力先灭楚。

王贲部在击败楚国后,未再深入,回头顺手攻魏。

前225年,孤立无援的魏国灭亡。

以实力压灭楚灭楚之战,秦再次遭受重大挫折。

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,大败而回,“始皇震怒”。

楚国地大,大军既要与楚军主力作战,又要有效控制占领区,需要投入的力量极大!

秦遂举“空国之兵”,令王翦攻楚。

王翦率大军,与项燕相持许久。

楚坚持不下去,项燕引兵东归,王翦全线进攻,楚军大败。

前223年,秦灭楚。

为了灭楚,秦举倾国之兵,相持近年,可谓用尽全力。

可以想象的是:如果不是先灭了赵魏,秦不可能让倾国中甲士,与项燕相持如此之久!

可见:秦把楚留在这个时候打,是何等明智。

轻松的后续灭楚后,秦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。

随后,秦发起对燕赵(代)残余的进攻,平定辽东。

前221年,秦攻齐,齐“民莫敢格者”,麻溜投降。

尽管经过五国伐齐后齐实力大损,但齐仍然是东方大国。

齐即使不早早组织合纵,在秦“倾举国之兵”与楚相持时,能出兵救楚,恐怕秦一统天下的步伐也不会这么顺利!

只是···

秦王扫六合时,楚赵尚有精兵,魏大梁尚是坚城,李牧、项燕更是世之良将,让秦吃过大亏。

秦要快速灭六国,并非易事。

可是,秦王政高明的手腕,使他牢牢占据着主动权。

在秦王政灭六国的过程中,关东各国从来没有发起过一次合纵,甚至连微弱的声援都没有。

这绝不仅仅是六国君主昏庸,这与秦王政准确的灭国顺序和及时的调整分不开。

秦先攻赵,两强相争,羸弱的韩魏插不上手,楚就是想插手也够不着,因此,秦四次灭赵不成,未损大局。

灭赵受阻,秦抓住韩国献地的机会,以袭击之法一举灭韩,顺利破局。

秦灭赵燕后,从大局出发,未立刻对两国残余进行远征追击,而是掉头灭魏,全力与楚单挑。

秦倾举国之兵与楚交兵时,四国已灭,齐国隐身,秦遂能靠国力“压”死楚国。

最后,秦再回头轻松收拾齐,完成统一。

秦王扫六合,绝非只是“奋六世之余威”。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,也是他能一统天下的关键因素。

六国虽已弱,但毕竟根基深厚,余力尚存。如果秦对统一战争的规划不当,还是很难成功的。

嬴政君臣在经过认真讨论后,决定以灭韩来开局。

韩国有幸拿到这个“第一名”,主要是“地段好”、“人也好”。

如鲠在喉秦要灭六国,最需预防的,仍然是合纵。六国如果联合起来,也够秦喝一壶的。

都到这个时候了,天下形势非常明朗,秦再想靠耍嘴皮子糊弄别人是不可能的。要想破坏合纵,只能立足于武力威慑。

而灭韩,将使秦威慑力大增!

韩,自立国以来,就是天下咽喉。

当然,到战国末年,这个咽喉的大部分地区都被秦人抢走了。

所以···韩成了卡在咽喉中的鱼刺。

鱼刺卡在喉咙中,秦在组织统一战争时,无论是补给运输,还是兵力投送,都会有些别扭。尤其是:对于统治中心已经东迁到寿春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