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贫贱出良才(2 / 6)

大明文魁 幸福来敲门 7088 字 2020-07-29

答道“当然不是由书院一人而决,招考复试时本书院都会请大宗师到场监试,若是要拿人也会请大宗师决定,你还有什么异议吗?”

对方当即道“在下不敢。”

不少读书人都是点头,书院招考竟请了一省督学监临,那么文章作得好说不定还能得对方赏识,万一舞弊那就是身败名裂,永久革除功名了,风险太大了。

而曹学佺想到有大宗师监试心底也是一热,双手紧紧握起。

书院门外那人又道“招考试四书题三道,五经题两道,策问题三道,两道为史策,一道为时务策。策问题为选作,只在参定高下,而不定去留!七日之后,请诸位于贡院招考!”

此话一出众考生们一片哗然。

五日之后的招考,天色阴霾,间还有一场下雨。

贡院之中,有官兵看守,这考试的戒备堪比乡试。

考生们一一进入考场,曹学佺拿了考牌入内坐定后,卷子已是摊在桌案上了。

一般而言,无论是小三关,还是乡试。任何考试都要开考后再下发卷子,但今日要考八道题目时间很紧,故而打算是考生一到即开始考试。

曹学佺坐下后,即奋笔疾书开始答题。

林延潮立于考场上看着下面答题的考生,心底也是寻思。

这策问题有经策,史策,时务策之分,过去科举的策问都是经策,时务策,很少有史策。

策问题中,时务策考读书人对天下民隐,政事利弊的见识与才能。

史策就是考考生对史书的修养,以及审时度势。

但是林延潮出的第一道史策后,就被众人一致认为太难了,并告诉林延潮这一道题不说这些考生,就算是举子里也没有几个人可以答得出来的。

这一道题题目是算缗告缗之论。

算缗告缗出自史记平准书,说得就是汉武帝对百姓征税一等算法。

汉朝时一缗为一千钱,如工商业者财产以两缗为一算,平民百姓以四缗为一算,这称为算缗,工商业者要如实将财产向朝廷,然后朝廷以财产多少征税。

任何胆敢隐匿不报的大商人,若有人告发,那么商人会被重罚,而告发者分得商人一半财产,这被称为告缗。

对于大部分读书人而言,读史记估计能记几个名字就不错了,至于算缗告缗那就拉倒吧。就算明白了,但这文章怎么写,如何写,也是很难办啊。

所以耿定力见林延潮出这一道题时也是摇头,这哪里是在选拔读书人,这是在选拔官员。

面对众人如此反对,林延潮却是坚持,为国举才不在于多,最重要是得人,五六千学生里只要有一二能合乎他的心意就已经足够了。

不过林延潮还是考虑众人意见将史策第二道题难度下降,甚至时务策也是放低标准。

一日考完,提前交卷的读书人很多。林延潮将收上来的卷子一看,大多数人都是将三道策问题空了不做,当然乱答一气的也有不少。

三道策问题答得好的,特别是最后一道能答得上的少之又少。

三日后,鳌峰书院内。

一百五十名筛选出来的书院弟子站在堂下,他们既是紧张又是兴奋,只要过了这一关就是书院弟子了。

然后他们一一地被唤入堂上。此堂就是书院以后的主讲堂崇正讲堂。

堂上挂着一副孔圣画像,林延潮,耿定力,徐贞明三人面南而坐,如徐火勃,徐熥,翁正春,林慎都是分坐左右。

紧接着一名考生进入堂上。

徐火勃道“汝当堂默写这一次招考里四书题第二道‘君子不重则不威’,便写便答话。”

这名考生一愕随即道“学生有些不记得了。”

徐火勃面色一沉道“才考得三日就不记得了?莫非是替考的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