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过母后!”
皇太后对着孤苏明的脑袋就是重重一拍,“你这个臭小子,你还记得我这个母后啊?我让三天来请一次安你就当真三天来一次,这马上就要去封地了,你就不能一天来看一次母后?是不是非得我去请你才行?”
孤苏明笑,“儿臣哪敢啊?这不是怕打扰你念佛吗?母后,这外面风大,还是先进屋吧,小心着凉了。”
皇太后“少给我嬉皮笑脸的,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算盘。”
孙嬷嬷看见孤苏明,向他行礼。
孤苏明赶紧扶住孙嬷嬷,“孙嬷嬷,您可是看着我长大的,没少带我,您这个礼,我可受不起啊。”
孙嬷嬷“这一大早的,下着雪又吹着风,王爷一定还没有用过早膳吧?老奴这就去给您准备。”
孤苏明笑,“那就多谢孙嬷嬷了,孙嬷嬷还是这么疼我。”
孤苏明扶着皇太后进屋,孙嬷嬷去准备早膳了。
皇太后拉着孤苏明在主榻上坐下来,“马上就要去封地了,行礼都收拾好了吗?虽然说那边也挺繁华的,但毕竟不比京城,饮食风俗这些和京城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,你一定要多注意身体知道吗?”
孤苏明“母后就别担心了,儿臣知道。岐城的繁华是比不上京城,可是那边自由啊,有山有水的,您也知道,儿臣自小就喜欢这些。”
皇太后拍着儿子的手,“你真当母后老了,糊涂了,会不明白你这么做的用意?歧城再好,但终究不是京城啊。母后知道你这么做是不想让你皇兄为难。母后一直都知道你无意继承皇位,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的你皇兄争,你喜欢山山水水,喜欢自由自在,喜欢,是那些人不顾你的意愿,非要把你拉出来,才会逼得你……”后面的话,皇太后没有再说下去,那是儿子这一辈子都过不去的埂。
孤苏明“有母后懂儿臣就足够了。”
皇太后“昨天恒妃来找哀家,说是想要把哀家的寿辰提前到嫣落回门的那一天,哀家知道她的用意,便答应了她。在经过了那件事情过后,哀家知道你这一生都不可能再会有成家的打算,哀家也没有想过要为你纳妃什么的,人死不能复生,哀家现在只盼着你能顺从你的心意,去过你想过的生活,帮她,帮哀家保护好嫣落这个孩子。”
孤苏明“母后,就算您不说,儿臣也会这么做。儿臣向她发过誓,就算是要豁出儿臣的性命,儿臣也绝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到嫣落。”
皇太后“那你老实告诉母后,这一次在圣旨上动手脚的人里有没有你?”
孤苏明“没有。”
皇太后“那母后就放心了。你是不知道,现在案子落到了崔明的手里,被查出来只是早晚的事情。这个崔明是你父皇钦定的京都府尹,在办案这方面很有一套,你父皇还在世的时候,哀家就听他提起过他,他对这个人很是常识。如今你皇兄也已经下旨,这个案子交由崔明全权负责,任何人都不得插手。”
这兄弟两个因为一个陈莲笙,表面上兄弟情深,但实际上却有着合不拢的嫌隙,尤其是这次皇帝的本意还是要把他最疼爱的这个侄女嫁给代修寒,这又与他的本意背道而驰。他没说,不代表自己不知道。
知道有人在圣旨上动了手脚的时候,她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他。当年的事情,她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,他有最大的动机和最大的嫌疑。
现在能听到他说他没有参加到事情中来,她这心里才总算放下心来。否则的话,她还得想办法从崔明手中保下他。她和先帝一生只有这么两个儿子,她不想到了这个年纪还要再白发人送黑发人。那样的痛苦,她承受不了。
孤苏明“儿臣知道。”
孙嬷嬷回来了,身后跟着几个宫人。
用过早膳,孤苏明直向宣靖帝的御书房而去。宣靖帝去上朝了,他只能在御书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