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 发宏愿、止祸填湖(1 / 2)

云松传 衡山雁 2254 字 2021-04-28

且说陆柳两人离开苏州已有数日,不觉间便看到了一片水域,连绵不断毫无涯际。柳一归指着前面说道“烟波浩渺、波澜壮阔,这里肯定是洞庭湖。”

陆松点头道“不错,看那座楼阁应该就是岳阳楼。我们先登楼凭栏看看洞庭风光,再去湖上泛舟,今日一定要尽兴。”柳一归听了连声叫好。

两人到得楼前,抬眼望来这座木楼起伏三层、气势磅礴,上书“岳阳楼”三字,字大如斗。

陆松道“昔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,政通人和之时重修此楼。在楼上挂了许多先贤诗文,文正公特为此楼作记,此记就是后来名传于世的《岳阳楼记》。

文正公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胸襟勉励了后世多少有志之士。‘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,这等胸怀、气魄真令人折服。”

柳一归闻言钦佩之色溢于言表,说道“文正公真英雄耶!如此丈夫当为天下百代楷模。”说完两人并肩入内。

柳一归道“这里果真有许多诗文,大哥何不也将自己的诗篇留在里面让后人评说!”

陆松闻言一笑道“要在这里留下诗篇恐怕非德才兼备不可,不过可以将此作为人生宏愿。”陆松顺着诗墙转了一圈,忽地看到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《望洞庭》

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

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

赞道“好诗,好诗!诗豪果然胸藏意境,语言独到,如此比喻可谓空前绝后!我们上楼去吧。”

柳一归看到岳阳楼的构造不禁大加赞叹“如此气势磅礴的岳阳楼虽是木头造就却不见半颗铁钉,真是鬼斧神工!”

陆松听了说道“这正是岳阳楼奇妙之处!”

不觉间两人到了楼顶,远处天水相接,波涛阵阵。陆松无意中看到楼下角落里堆砌了一块平滑的巨石足有三尺来高,上边写了一副对联“水天一色,风月无边”再看对联的落款处竟是写着“李太白书”。

陆松惊叹道“奇哉,奇哉!青莲居士一生留下的书法作品屈指可数,却不想也曾遗落于此。水天一色,风月无边,短短八字就言遍了洞庭美景,这李太白真乃奇人耶,无怪乎得了‘诗仙’的美誉。一归,面对此情此景你心中是何想法?”

柳一归走楼廊角倚着栏杆看着远方缓缓闭上眼睛道“此处高瞻远瞩,视野开阔令人豪情顿生。若在此处习武,耳听风起涛声,眼见天水一色,心感星辰宇宙之奥妙,必定进展神速。你呢?”

闻得柳一归这番话陆松心下意外想不到一归竟有这般见解!回头一想一归是个武痴,触景生情也是难得。

欣喜之下转身望向洞庭看着君山岛道“一归知道精卫填海的故事么?若天下祸事源于洞庭,为换得太平我愿化身海鸟衔石填平此湖。”

柳一归知道陆松一直有着忧国忧民之心,加之如今驻足先贤旧址心中自然有许多感慨,遂道“大哥承文正公衣钵心系天下,不管此生如何一归定当誓死相随。愿大哥此次入京夺取功名能早遂宏愿!”

陆松轻叹“一归,好兄弟!你可知道何为功名?功名、功名即立功为民。当今世道许多人误解了功名的意思,只将它视为名利来追求,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把手。一旦功名到手便利令智昏,心中早就忘了利源于民的道理。

常此以往,俗势所趋有功名之人便徇私贪赃,鱼肉百姓,此风一长轻则败民风、乱朝纲;重则动摇国体、颠覆社稷,前朝没落是由此因所致。

放眼当今之势贪婪成狂、国库空虚军力不济;官员繁冗积贫积弱;北有强辽,西有悍夏纵使王丞相有通天之才,若不肃吏治、清民风也于事无补,不能根除国之痼疾。

我陆松今日于此立誓他日扶风得志必箭射天山,逐日东海使我大宋威加海内、德泽寰宇还天下苍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