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六章 查(1 / 2)

“如何,打听好了吗?多走几家,别只听一家之言。”

陆微芒坐在书房里,看向前来禀报的衙役。

上午时突然出现的告状妇人此时已经回去,因为她的状子,陆微芒已经接下,并表示会为她斟酌再三, 好好处理,老妇人的情绪才平复下来,回到家中等三日后的开堂。

陆微芒在听了老妇人的陈情之后,又着衙役下去调查,一天过去,衙役终于在傍晚归来。

这件案子并不是什么凶杀偷盗, 也没有什么线索隐秘需要追查只是一桩简单明了的家务事,因此衙役下去走访了一天, 就还原出了张家妇人状告儿子不孝的始末。

就像妇人已经出嫁的女儿所说, 已故的张老头出生于一个大家庭,因为家中兄弟众多,他小时候是饿着肚子长大的,所以他从少年起,就立志要走出张家村,带着全家搬到镇上生活。这个家,当然是他成家之后的小家,而不是他出生的家。

他的出生家庭因为兄弟众多,父母偏向等问题,张老头对家中并不亲近。

为了这个梦想,他从婚后, 就每日早起五更,天天第一个到地里伺候庄稼, 开垦荒地,旁人家三四个壮劳力伺候五亩地就累的不行,他们家在儿子长成之前, 只有他一个人,拿着一把锄头在地里从早忙到晚。

凭着这股辛勤劲儿, 他养活了三个孩子,并且将三个孩子都送到了村里的蒙学,给孩子启蒙。

除了在地里忙活,他每年冬日忙闲的时候,会去各地做苦力挣钱,留下妻子孩子在家。

这就要说到张老头的性格了,他天性沉默寡言,跟自己父母兄弟话都不多,而且他自己干活儿从不强求别人也同他一般辛劳,因此他妻子自嫁给张老头,每日只在家做饭带孩子便可,惹得一众村人羡慕不已。

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操劳,几十年下来,让张老头攒下了一笔“巨款”,他成为张家村几十年来,第一个不是靠读书科举,而是以农人的身份进城买房之人。

一时之间, 张家村哗然。

却不知, 张老头的身子早就在年复一年的透支下,伤了寿数, 不过进城一年,便撒手人寰。

因为张老头在乡中口碑很好,是有名的勤劳人,因此他的两个儿子便早早娶了蒙过学的女子为妻。

要知道即使在金城之中,蒙学的女子也不多见,可见众人对于张老头的认可,竟然以殷实之家的女儿,嫁入张家。

张老头的女儿也因为蒙过学,也嫁入了金城中的一户殷实人家。

三个儿女成家立业,张老头也买了城里的房子,带着妻子儿女离开村里,进城里生活,也算是完成了他一辈子的目标。按理说,他走了也是含笑九泉的。谁知,张老头一走,在张老头光环下的妻子儿女暴露出来,妻子因为感念夫君几十年如一日的相待,想将张老头风光大葬,但是张老头的两个儿子却不愿意出这个钱,他们从小只跟着母亲生活,跟父亲并不亲近,所以他们只想一具薄棺材将父亲安葬。

张老头遗孀不肯,在跟两个儿子商量争吵无果之后,求助乡老。乡老们只觉得张老头一走,以后只跟他两个儿子打交道,人走茶凉,便劝说老妇人,出嫁从夫,夫死从子,让她不要再坚持了,便听儿子的。

就是这样简单的一桩案子,若不是老妇人和她儿子犟起来,也不会将状子递到陆微芒面前。

“大人,张家以往的邻居和亲戚们说了,这张家人都是厚道明理之人,只是两个儿子分别成了亲,又天长日久的在一个屋檐下,难免会有锅碰碗的时候,因此这次张老头的丧事,两个儿子因为积年的矛盾吵了几句,老二说父母对老大格外关照,学都让他多上了几年,若不是实在没天分,便要继续供下去。说他用了家里那么多钱,此时两人已经分家,老大应该在父亲丧事上多出些钱。但是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