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八十一章 逼捐(2)(1 / 3)

当天晚上,传法院中,群僧云集。数十位肥头大耳,白白胖胖的高僧,齐聚一堂。金总持命人将誊抄好的诏书,送到了这些人面前。群僧看着送到自己面前的诏书文字,一个个稽首礼赞:但却没有一个主动开口,说要拿钱出来捐助的。金总持见着,也不多言,只是道:说完,他就闭口不言。各寺主持、首座,这才开口。一个大腹便便的僧人说道。金总持看了他一眼,没有说什么话,只是稽首合十:法云寺,是金水门外的寺庙。规模在汴京不算大,捐出一千贯,也算恰当。又一个白白胖胖的僧人稽首:金总持听着,脸色抽搐了一下。因为,这净慧院虽然规模只与法云寺相当,当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。这净慧院,乃是南唐李煜故宅改造,李煜死后,改造为寺庙,庙中有许多李煜的真迹遗存。因而,受到文人墨客追捧,香火也很鼎盛。一个又一个主持、僧首,纷纷出言。捐助数量,相差无几。听得金总持眉毛乱跳,他只能提醒这些人:所有人都闭着嘴巴,不说话。倒不是他们不够聪明,也不是他们都是守财奴。而是他们怕!是的,怕!怕捐的多了,自己有钱的事情,被官府知道,以后有事没事就来找他们化缘。金总持没有办法,只好再次提醒他们:群僧这才终于松口。规模较大,比较富裕的那几个寺庙的主持,方才表态,愿捐两千贯、三千贯。其他寺庙,则依然维持不动。金总持见着,也是无奈,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了。只能稽首道:他能怎么办?难道逼着这些人掏钱?……元佑元年八月庚寅。赵煦昨夜睡在保慈宫,所以一早醒来,陪着向太后用完了早膳,又到了庆寿宫问了安,才回到福宁殿,为今天出幸开封府做准备。刚回了福宁殿,石得一就来报告了。赵煦听完石得一的回报,讥笑了一声,对石得一招了招手。石得一凑到他面前,赵煦在他耳畔耳语几句。石得一的神色,顿时就变得古怪起来。赵煦摆手:汴京的大和尚们,太不给面子了。一千贯?两千贯?三千贯?打发叫花子吗?不给他们点压力,他们就不懂厉害。……开封府,府衙。天子御驾,在御龙直簇拥下,驾临于此。蔡京率着开封府上下官员,早早的就已经在府衙门前等候。见到御驾抵达,连忙上前迎接:赵煦在冯景的搀扶下,走下御车。今天负责他安全保卫工作的燕辰,就来到了他面前,低声禀报着:赵煦看向燕辰,保持着微笑。燕辰连忙低头:赵煦这才哦了一声。风痹就是风湿病,在现代,都是很难治愈的一种疾病。但在古代,却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方子,莫名其妙能治好。就很神奇!而当代的高僧,基本都是名医。像金总持这样,游历万里的僧人,手里头有几张压箱底的秘方,不算稀奇。于是,赵煦问道:燕辰摇摇头:赵煦想了想便对燕辰道:现在的燕辰,以内殿承制,被赵煦任命为提举太平惠民熟药局,主持太平惠民熟药局的工作。主要就是负责为从征的军医以及太医局的低级医官们,在汴京城中各处设立医馆、药店。以相对廉价的价格,对底层百姓,提供基本医疗服务。而惠民熟药局和专一制造军器局一样是熙宁变法的产物。其前身是熙宁七年,在太医局创立的熟药所。熟药所,是一个偏福利的机构。主要职责,就是向平民提供,相对廉价、有效的熟药制剂。赵煦在上个月下诏将之改为太平惠民熟药局,并从太医局下面独立出来,变成一个单独机构,并任命回朝的燕辰执掌。未来计划在汴京,设置十七处平价卖药所和坐诊医馆。其宗旨,就是以尽可能亲民、低廉的价格,提供基本医疗服务。这个机构,不追求盈利。追求的是名声、医疗经验和技能积累。算是原始版的公立医院,但其最终目的,却是为服务他自己。汴京百万人口,足以让那些年轻的医生,刷出足够的技能经验,积累深厚的病例知识。没办法,在这个时代,想要保住小命,就必须得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。而想要一个这样的团队,就只能靠海量的病例来堆经验了。所以,现在的燕辰很忙。忙着选址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