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砚青摇了摇头,看着周围倒在地上的吐蕃骑兵,问道:“队伍都转移了吗?”
“都转移了,我回去报信后,兄弟们就往陇山西边的峡谷去了。”赵虎回道,“我怕你出事,就带着几十个兄弟赶了过来,还好赶上了。”
沈砚青松了口气,低头看了看被踩在地上的吐蕃将领,冷声道:“说,你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埋伏我们?是谁派你们来的?”
吐蕃将领咬着牙,不肯说话。赵虎见状,抬脚就要往他身上踹,却被沈砚青拦住了。
“别打了,他不会说的。”沈砚青看着吐蕃将领,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,“看他们的装备和战术,应该是吐蕃赞普手下的精锐游骑,专门负责探查我军动向。杀了他,以免走漏消息。”
赵虎点了点头,拔出佩刀,对着吐蕃将领的脖子砍了下去。鲜血溅在地上,染红了周围的落叶。
沈砚青闭上眼睛,深吸了一口气。这是他此次出征杀的第一个人,却绝不会是最后一个。他知道,从踏入陇山的那一刻起,他就已经置身于地狱边缘,往后的每一步,都可能踩着鲜血前行。
“校尉,我们现在怎么办?”赵虎问道。
沈砚青睁开眼睛,目光望向西边,那里是河湟的方向,此刻正被夕阳染成一片血红。他握紧手中的“逐光”剑,声音坚定如铁:“继续往西走。不管前面有多少埋伏,多少敌人,我们都要把河湟的情况查清楚,为朝廷的大部队铺路。未收河湟,我们绝不回头!”
说完,他翻身上马,朝着西边疾驰而去。身后的五百轻骑紧随其后,马蹄声踏过染血的落叶,在秋风中留下一串坚定的回响。咸阳城的灯火,苏凝眉的笑容,此刻都成了他心中最遥远的念想——他知道,在收复苏氏河湟之前,那些温柔的过往,只能被暂且封存,而他手中的剑,才是通往故乡的唯一道路。
第二章 峡谷遇袭,暗藏杀机
陇山西边的峡谷,当地人称之为“鬼见愁”。
峡谷两侧是陡峭的崖壁,崖上长满了低矮的灌木丛,只有中间一条狭窄的通道,仅供两匹马并行。沈砚青带着队伍走进峡谷时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,秋风从谷口灌进来,带着刺骨的寒意,吹得人脊背发凉。
“校尉,这地方太邪门了,要不我们今晚就在谷外扎营,明天再走?”赵虎勒住马,看着黑漆漆的峡谷深处,心里有些发毛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!
沈砚青皱了皱眉,抬头看了看天色。乌云压得很低,像是随时会下雨,一旦下雨,谷外的平地就会变得泥泞不堪,不利于扎营。而且他们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,若是再停留,恐怕会错过探查吐蕃主力的最佳时机。
“不行,必须今晚穿过峡谷。”沈砚青沉声道,“让兄弟们打起精神,注意警戒,一旦有动静,立刻反击。”
赵虎不敢再多说,只能点头应下,转身去给队伍传达命令。
队伍继续往峡谷深处走,越往里走,光线越暗,只能借着天边残留的一点微光勉强看清道路。崖壁上的灌木丛被风吹得“沙沙”作响,像是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他们,让人心里发毛。
走了约莫半个时辰,沈砚青突然抬手示意队伍停下。他竖着耳朵听了听,除了风声和脚步声,还隐约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,像是……绳索摩擦崖壁的声音。
“不好,有埋伏!”沈砚青脸色一变,刚要下令队伍撤退,就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巨响。
只见崖壁上的灌木丛突然炸开,无数块巨石从崖上滚下来,朝着队伍砸去。同时,崖上还射下密集的羽箭,像暴雨一样笼罩着整个队伍。
“快躲!”沈砚青嘶吼一声,策马冲到队伍前面,手中“逐光”剑舞成一团寒光,将射向他的羽箭纷纷击落。
队伍里的士兵也反应过来,纷纷举起